![](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中国白兔,又名中国本兔或中国菜兔。在中国本兔中,除白兔外,亦有土黄、麻黑、黑色和灰色等,但以白色者居多。中国白兔历来主要供肉用,故亦称中国菜兔。中国白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培育和饲养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品种。我国各地均有饲养,但以四川等省区饲养较多。1.体型外貌:中国白兔体型偏小,但全身各部结构紧凑而匀称,头型清秀,嘴端较尖,耳短小而直立,被毛洁白而紧密,眼睛红色。2.生产性能:成兔体重2.0-2.5kg,体长35~40cm。性成熟较早,繁殖力较高,母兔有乳头5-6对,年产仔5~6胎,胎均产仔7~9只,最多可达15只以上。适应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皮板较厚富韧性,质地优良,但皮张面积较小。肉质鲜嫩味美,是制作缠丝兔等兔肉食品的上等原料。中国白兔由于体型偏小和生长速度缓慢,产肉性能较差。尽管如此,中国白兔仍不失为优良的育种材料,它曾参与日本大耳兔的育成。近年来由于外来品种的冲击,中国白兔数量有减少趋势。为了抢救这一宝贵的“基因库”,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畜牧鲁医研究所唐良美等人,对中国白兔本品种选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喜马拉雅兔,据报道,喜马拉雅兔( Himalayan)于20世纪初发现于我国喜马拉雅山一带,是优良的皮肉兼用型品种。除我国饲养外,原苏联、美国等均有饲养。1.体型外貌喜马拉雅兔体型紧凑,体质健壮。被毛主体为白色,两耳、鼻端、尾及四肢下部为纯黑色,称之为“八点黑”。初生仔兔全身被毛为白色,至1月龄以后耳鼻,尾及四肢下部才长出黑色毛。“八点黑”颜色的深浅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冬季颜色较深呈纯黑色,夏季颜色较浅呈灰黑色,这主要是酶的氧化作用强弱不同的结果。毛长38cm,被毛柔软,眼呈淡红色2.生产性能体型中等,成兔体重4-5kg。繁殖力强,性成熟较早,胎产仔8-12只,仔兔初生重70g左右。肌肉厚实,是皮肉兼用型品种。由于自然条件对其品种形成影响大,所以较耐粗饲此外,喜马拉雅兔还是良好的育种材料,著名的加利福尼亚兔和青马拉雅兔的血液。由于被毛色彩艳丽,在国外,亦有将该品种培育成体重1.1-2,0kg专供玩赏用的微型品种。
日本白兔原产于日本,由中国白兔和日本兔杂交选育而成,又称大耳兔。日本大耳兔体格强健,较耐粗饲,适应性强,体型较大,生长发育较快,我国各地广为饲养。其主要特点是,耳大,耳根细,耳端尖,耳薄,形同柳叶并向后竖立,血管明显,适于注射和采血,是理想的实验用兔。该兔头大小适中,额宽、面凸,被毛全白且浓密而柔软,皮张面积大,质地良好,眼红色,颈较粗,母兔颈下有肉髯日本大耳兔繁殖力较高,年产4~5胎,每胎产仔8-10只,多的达12只,仔兔初生重平均60g。母兔母性好,泌乳量大。生长发育较快,2月龄平均重1.4kg,4月龄3kg,成年体重平均4kg,成年体长44.5cm,胸围33.5cm我国引入后,除纯繁广泛用于试验研究外,由于肉质较佳,产肉性能较好,也和其他品种杂交生产商品肉兔。
青紫蓝兔原产于法国,采用复杂育成杂交方法选育而成。参与有成亲本有喜马拉雅兔、灰色嘎伦兔和蓝色贝韦伦等品种。育成后于1913年首次在法国展出首先育成的是标准型(小型),后来又育成中型(美国型)和巨型。其毛色很像产于南美洲的珍贵毛皮兽青紫蓝,并由此而得名。三种类型的毛色基本相似,被毛整体为蓝灰色,耳尖和尾面为黑色,眼圈、尾底、腹下和额后三角区的毛色较淡呈灰白色。单根毛纤维可分为五段不同的颜色,从毛纤维基部至毛梢依次为深灰色一乳白色一灰色一白色一黑色。毛被通常夹有全白或全黑的枪毛。标准型毛色较深,有黑的相间的波浪纹;中型和巨型毛色较淡且无黑白相间的波浪纹青紫蓝兔的育种者初衷是,要育成具有青紫蓝兽那样优质毛皮的家兔品种,即以毛皮用为目的。各国引进以后,经过数十年的风土弱化和选育,使青紫蓝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粗饲性,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皮用价值,也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繁殖力、生长速度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世界各国广为饲养,引入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完全适应我国的自然条件,深受生产者的欢迎。在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尤以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市饲养较多。三种类型在我国均有饲养,其中以标准型和它们的杂交后代为最多饲养目的以皮肉兼用为主,也有用作实验研究。经我国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精心选育,保留了原有的特点,但与原品种有所不同。